人与人心灵是相通的,因为你在生活中曾与他相遇或相识,即使没有血缘关系,只要一同生活工作过,那么这个人有喜或悲,都会使他人得到难以名状的感应信息,有研究者对此感应叫,生物心灵感应。此种感应有时虽说是说不清道不明、难以名状的梦境、癔症,有时是隐隐约约,模糊不清的概念,甚至是南辕北辙的另一回事。但却给予了后次发生的事情加以印证。作为笔者曾自称是一位唯物主义者,先前不信所谓的“先验论”。后来随着社会开放度的提高,接触人文知识的增大,知道得科学知识也似乎全面起来。也逐步承认了“凡存在,就是合理”的辩证哲理。“心灵感应”这学说也渐渐在心中有了一席之位。按玄学和生理学的研究告诉人们说:生物就是小宇宙,所以就会产生生物电磁波,这一现象的发生往往不是人的主观,而是自然生成的,生物的个体往往感觉不到,但“心灵感应”却常常发生。对此,凭借现有科学技术是很难发现并作出实践实验。
这就犹如“电”一样,谁见过“电”,连电的发明者恐怕就没有见过。什么是电?有人说是电灯,有人说是电机。从严格意义上说都是错误的。包括闪光的雷电,也都是所谓“电”的现象。这就是“电”的神奇现象。但电真实地存在着。电机、电车、电池、电导体,可以说电无处不在,但不通过特殊仪器,人永远对它看不见摸不着。“心灵感应”之电其实也是一种存在,只是我们科学尚未发现它罢了。
对于科学,历史长河进程而言,当今科学尚略显幼嫩罢了。例如量子学。任何物质中皆存微小的量子,量子被分割后,即便是量子的一半在天涯海角,一边有动作,另一边就会做出相应的感应动作。中间无需媒介从事传播,这叫“感应”。这一量子特性,犹如一双孪生兄弟,哪怕远隔千山万水之遥,这厢一打喷嚏,那个就感冒一样,这个爱穿花衣,那个也一样喜欢。这是什么原因,人类知识浅,尚不得而知。最近科学通过电子对撞机才发现了这一孪生量子奇妙现象。所以才有了量子通信的这一科学实验的开端。还有宇宙间普遍存在的“暗物质”、“反物质”的东西,正在被科学家们所探索。
侯寨社区也是物质世界一部分。也产生了像量子一样的互感互应的奇怪现象。
当隆冬来临,侯寨党支部书记,有一种预感,并在干部会上讲:“我们中间一定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说者没有具体指向,只是表示担忧,下面的同志多是往反腐上想。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在不远的日子一定要发生大事,具体是什么,都说不出个所以然,但都挺揪心。
是夜,笔者做了一个噩梦:影影绰绰中,在拆迁工地,一所住宅楼,突然坍塌了,旁边又一处木板房也悄然无声地分解成一片。醒后,我告诉了妻子,还受到他的呵斥:“大早上胡说啥!”此后,我也没当成事。在本月18日上午上班时,才听说:开心农场场长郭建民同志昨晚18时病逝了。祸不单行,一组郭西民同志也去世了。着两位都是中共侯寨党支部的老党员。
此时,我对照儿时:“梦水长河发塌,不梦墙倒屋”吉凶之传说,才如大梦初醒,原来的担忧才变成了沉重。郭建民同志,是一位中共老党员,现年58岁,曾当过兵,后一直在侯寨党支部过组织生活。郭西民同志是个标准的农民党员,更是侯寨党组织的党员。当然党支部是他们两个人生前心灵家园,使班长先知感应,那是理所当然。平心而论,笔者虽与他俩都是一个组织,但平时交往甚少。因为笔者是另外一个自然村的人。给我托梦,实属神奇!未了只有用缘分这个词来形容了。
郭建民对于笔者来说,基本上是很陌生的。只是在过组织生活会上知道他,偶尔在路上碰面打个招呼而已,就人与人私交而论,我俩之间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郭建民,中等个子,面色微黄,并带黑色,背有点驼,说话不紧不慢,有点面筋味,从来不爱多说话,当与他人对话时,总是以“嗯”和“是”作回应,从不和人抬杠,总说别人说的“对”。但他也不是盲目顺从一切的人,唯一表示反对时,就是不开尊口。给人的印象:是个很实在的人。
侯寨虽说地处省城边缘地带,但侯寨村是个远近闻名的远郊贫困村。人均产值很低,绝对是个不知名的三流社区。在2008年时,新一届党支部管委会,为了尽快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除了建桥、铺路外,很想打造一张招商引资的名片,来宣传自己。年轻的党支部书记,经过深思熟虑,又征得班子一致,以一块闲散土地为资本,建一片城里人喜欢的开心农场。以此引发大城市人们的关注,给侯寨发展创造条件和机遇。书记带我们到北郊某村参观成熟的经验。到了地方一看,那是冬季,一片田地,被分割出无数小方格,笔者因于见识浅薄,就和郭建民等人私下里聊起了办开心农场的事情,本人是一百个不愿意,认为:侯寨与北郊大平原不一样,几丈深就有水。手工汲水即可,而侯寨是丘陵浅山区,汲水井,要200多米,吃水都很困难,别说浇地种菜了……总之持反对意见,但郭建民沉默了一会说:“爷们,虽说缺水,但也不能单靠抽水,老天爷还会下雨下雪的。再说,咱那不是有一口备用井,老百姓也都厌烦种地了,水没啥大问题。再说地也都闲着,撂了荒,试试也中,反正是走路的问走路的借钱,没借到也赊不了本……。”
随后,郭建民专心致志去听当地开发休闲农场来龙去脉经验介绍了。此次观摩参观后。侯寨社区在党支部主导下,很快进入到实施阶段,经决定:招商管理由一组集体执行。初试,很快将近40亩田,按每份二分一块很快租了出去。旗开得胜。
然而,万事开头难,人多嘴杂,和尚多了没水吃。刚由一组组织起来的农场并没有像预设的那样井井有条,而是乱成一团麻,譬如,客户天旱需要浇地,水管没人安,资没人投,挖地工具无着落,周边篱笆没人建,等等问题,堆积如山。诸多棘手问题,组里又一股脑又推倒村里。针对农场下放,证明措施失当失效。这都是分散惹的祸。经研究决定,开心农场经营权收回到社区一级经营。让谁来具体做农场的主导人呢?领导们心里都没谱,再者,每一位领导干部手中都是一大堆行政事务,让谁专职专注做农场工作中,谁也不会乐意?
问题的关键是谁可以充当这一职位主管人?的确让书记上了愁。一天党员郭建民闻听招人音讯,主动找到领导请缨愿挑此任。他诚恳地对书记说:“我首先是一个党员,还是一位退伍兵,许多年都与土地打交道,庄稼活虽说不精,但犁耧耕耙全活,书记你看我中不中……”书记一看有人主动担责,就提出一系列相关难题,让他回答。他自信地说:“一,我是党员,有纪律约束,不想也不敢瞎糊弄。第二孩子们也都学业有成,没了经济压力,可以从家庭生产中脱离出来,专注于一事。三,我本来就是种地出身,又有文化。……”书记紧接着强调,“农场是侯寨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再加上,村里也很困难,更多的资金投入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并每年要有盈余,否则给集体没法交代。这活不好干,弄得好事是成绩,弄不好可能会变成恶水缸,影响社会稳定……。”几天后,他又到社区表示愿意担负起这份责任,并表示:“不会给社区丢人,一定会像张思德一样,干一行爱一行,恳请三委放心。”
天将降大任与郭建民。他走马上任的第一天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公家出资的铁锹,一天比一天少,甚至再买再丢,面对这样的混乱,他就找客户商量,几番苦口婆心最终达成这样的一致:谁的工具谁管,公家只提供锁家具的工具箱,该措施一出,半年再没有人吵丢失工具了。
第二个难题是种菜浇水问题,经他申请,社区投资一次性将输水管道铺通,用水可以免费,但各个水龙头坏了,再换个人出资修理。
第三个问题是补修已损坏的篱笆,也很使郭建民头痛。有一些拾荒者,往往趁着没人之机,顺手牵羊偷菜,客户很是不满。郭建民十分上愁,他担忧是没钱。于是多次到社区协商无果。有一次与笔者谈起此事,很无奈。我对他说:“咱社区经济情况,你不是不知道,连正常办公支出都十分困难。”他说:“是”。我说:“你是独立经营,办法得自己想,伸手可以,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法子啊!你干的一年多了,新户的招商,是不是适当提高租地费,问题不就解决啦!”郭建民眼前一亮脱口说:“对呀!”笔者说:“经营是干啥的,不就是随行就市吗?”
后来听说,他加大了招商力度,将剩余的十几块地全部租了出去,而且又将原来每块地由800元提至1000元。从此再没有因为缺乏资金,求助过社区。当然他至与做了多少难,受了多少苦,只有他知道,反正从第八届三委起没向社区诉过资金苦的事儿。
从此,在郭建民的主导下,农场管理的是有鼻子有眼,租田客户再也没有人到社区投诉过。而且一遇到上级领导来观摩,书记、主任总是乐呵呵把开心农场这个名片展示一番,并把农场的美景图挂上了侯寨官方网站。
一天笔者上街,见郭建民用自家的三轮车拉了一车牛粪,见到我就聊了起来,我说:“拉牛粪弄啥,你当厂长不用种地?”他说:“我是应人要求代人到柿树洼牧场买粪,你看一车五十元,比化肥强多了。地的菜种的好了,客户多开心啊!再说,客户有劳动,又有收获,咱的钱就不是问题了,一举两得....”我望着他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支部算是选了一个老黄牛、有眼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作为一个外人哪里知道郭建民日常里的艰难和困难啊!记得一次在四路公交车上,碰到了一位市里的老大妈,拉着一大包新鲜蔬菜,我帮他弄上了车,他感激地说:“兄弟你看孩子租了这农场一块地,人勤地不懒呀!勤勤手的不是,一星期来几趟,又锻炼身体,又有收获,多开心啊!”听后笔者也后悔,自己当初的判断失误,此时才体会到领导的明智与远见,但在看到城人收获的同时,也特对郭建民的付出感到肃然起敬,今天听说他没了,也感到缺失了这个小人物,也是侯寨社区的一大损失啊!是啊!乱世出英雄,今天呢?郭建民之贡献不也和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中的张思德一样嘛,张思德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侯寨党员,不,一位基层的农民党员不也一样吗?他就是侯寨120多名党员学习的典范!他这几年是为了他可也为着别人含辛茹苦地经营了一片天地,他是美丽的化身,你看追悼会上社区主任悼词是这样:“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更是勤劳而朴实无华的一生,艰苦劳作,乐于助人的一生,与人为善的一生。它的乐于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身上覆盖着光华四射的党旗去了。郭建民,值!
伟大的德兰修女(意大利人一生在贫穷的印度做慈善事业)说:“我能做到你所做不到的事,而你能够做我所做不到的事。我们在一起可以做伟大的事。”郭建民同志因在平凡世界里,做出了平凡而光辉事业,当他在世时并未引起他人的关注,当今由于他的缺失时方显出英雄不可或缺,是他做出了大家做不到的事,而是他做到了,而且做的是那样美丽甚至做到光彩照人的境界。为此笔者采访了侯寨党支部书记同志,他深情地说:“‘德,国家之基也,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这是春秋战国子产所说,德是一个人的品质的总质量,比如,地球和九大行星绕太阳,众星捧月,说明人也和宇宙一样,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德做垫底,要想赢得公众,是难以想象的。郭建民在党支部是沉默的一员,寻常时,他确是即平凡又普通的。在他担任“开心农场”场长后,他的光辉点显露出来了。六年前社会风气着实狼烟四起,有人为一己之私利,将上下左右关系庸俗化,即使我们社区也无例外,有人为了个人不吃亏,多沾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使得社会风气严重,有个别党员对掌权者搞尽‘忠’,大搞旧社会那种行帮小圈子,拉私人关系。并使出浑身解数,靠帮,依靠团伙,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谋取权位等帮派活动。当他面对小山头、小圈子、小帮派的时候,因为郭建民不想额外的索取不义之财,他从来就不参加追风逐臭的活动。例如每三年农村都要实行三委大选,他从来对此不感兴趣,他总抱着:群众的眼睛雪亮这一信念,去对应找他拉选票的说客。他说:“我是组织的人,得听群众的。”除此,他还是个按组织原则办事的人。如他在农场任上,由于要经历换届前后的不同领导,他没有因变化而给新任主管领导任何麻烦。上届时农场归管委会委员郭东钦主管,他服从并尊重。当本届又归支委委员郭国印主管时,他就主动在工作上找郭国印介绍农场经营状况。之所以他大义凛然,不卑不亢,原因是他认定,他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是组织的人,他说:党内、政内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那样搞党组织不就乱了吗?这是他履职的原则和理念,所以没人叫他吃桌喝酒,从来也没人叫他。但组织分配他做额外工作,他却十分认真,今年村里大拆迁,房屋搞破拆时,因为怕出意外,三委组织当时实在找不到一个志愿安全员,去巡逻督查安全事项,指派他当了一名义务巡查员,于是他竟一下子坚守了半年,每天不间断对五个自然村进行巡查,他还和社区干部一样,每天早上八点到社区签到,并报告巡视情况.....”说到这里,书记郑重说:“真可惜啊!组织少了一名党员,社区少了一员虎将....”
当我走出纷纷扬扬飞撒大雪的洁白天地时,想起一句老话:“雪打墓,辈辈富!”心想:白雪已为郭建民坟上铺上一层厚厚的特殊证物,哪就是冰清玉洁。
郭铁汉/文
2016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