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成立,经过66年的风风雨雨和艰苦曲折的行进,已经整整渡过了66个苦难的辉煌,六十六年的苦旅中,共和国像一位壮烈激怀的勇士,肩负着亿万人民的希望,承当着富强国家的重任,不畏艰难困苦,使“一穷二白”的旧面貌换了“人间”,使国家已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跟上了时代行进的步伐,争取到属于中国在世界上应有的大国地位,值此,侯寨社区三委,代表三千居民向共和国道一声好!愿祖国这棵常青树永远青翠葱笼,万年永生!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人逢佳节倍思亲。在亿万人民欢渡国庆的时刻,候寨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人在66年及建国后许许多多为了实现复兴梦,而前仆后继为之奋斗牺牲的先烈和已故的革命者、建设者,如果没有他们做开拓先锋,当中华民族的脊樑,中国的今天就不可能是现在的模样。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候寨,候寨的繁荣更需要祖国的呵护,候寨虽属祖国一个小元素,但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也涌献出许多,值得令人缅怀的先锋人物,幸福的生活如果缺失了候寨革命先锋以孜以求的为他之心,候寨的六十六年就无从谈起,所以候寨人在节日的时候,也在纪念他们对候寨历史的着著贡献。
当笔者和社区党支部书记,管委会主任谈起继往开来的话题时,党支部书记以往深情地说:“忘记候寨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因为没有传统做底垫,候寨建设,就是在空中建楼阁。没有根须的树,一定会枯萎,前辈就是候寨这棵枝繁叶茂大树的沃土,作为侯寨社区当家人,不应该也不会忘记前世之师的、、、、、、48年郑州解放时,候寨就在解放军的帮助下,创建了中共候寨党支部,寨上的刘汉三,侯寨街的郭廷富等人就参加了党,并组成了党支部,并配合时政保甲长们完成支援解放军攻占郑州的准备工作,主动帮助解放军,向群众征粮派单架活动。听老人讲:按当时规定,每亩地应拿一升小米,50亩地兑一副单架,全保兑三付棺材。粮食每三天到台郭村交割。这些工作当时也是一种艰难的组织动援工作。后来,郭载春任党支部书记,在他领导下候寨村经历了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大食堂,全村举家迁往徐庄住集体农庄,经过57年反右运动,58年大跃进,浮夸风,大炼钢铁等运动,还经历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化、文化大革命运动,四清运动,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斗私批修,批林批孔等运动,直到1973年才退出候寨政坛。
郭载春家住郭彭嘴河西村,离大队队部有两公里路程,每天天一亮,就紧着热一下头天晚上剩汤做早餐,然后将一团菜窝头往胯包一放,就开始了徒步上班的路程,中午在大队部烤火炉上烧一碗开水,就着冷饭团凑合一顿饭。从1954年起一直走到1973年,整整风雨无阻地走了二十九个年头。二十九年里郭载春没有缺过一天勤,误过一个工。而且,他尽管离大队部最远,却总是第一个先到大队部。他29年下来按每天1.5公里算,在任上他已经走出了1万多公里,大概应是红军长征所走过的路程,这些还不包括,时不时到各生产队六个自然村办事,调查研究,开会宣传所走的路程。因为他把党的事业看的比生命还重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所以始终保持着土改时。艰辛年代的那么一种精神那么一种激情。
郭载春常怀惜寡怜贫之心,每每遇到招工招干名额,按条件,他正值年赋力强,又是支部书记,应该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完全可以一拨拉屁股走人。但他胸中装的是贫困弱势群体的急切。如五七年中原窑厂招工,他就主动动援只有一位老母的郭同立等五六个个极端户去做正式工。从他上任直到文革,全村一共走出去就有二十多个,去享受大工业化城市职工待遇。凡在他任上,出去做工为干的家庭。都是残缺不全的极贫户。如果放在文革后,这样的好事,绝对轮不到这些人的份,郭载春有女有儿好几个,只有他的长子和十几个普通年轻人,在尖岗水库占地工抽调时,还是其妻强烈要求下,使他才勉强让大儿子和一大群人一同填了招工表,那一次,他所在的生产队当年仅有60多人口,因为应招人数有限,实在是招不够的情况下,儿子才充数去了须水水泵长当了一名普通工人,然,铁路招工,是河东村郭百军当了一名响当当的铁路工人。他本村的郭寨元,郭德振同时被推荐到铁路东站工作。而郭载春身为一个基层党支部一把手,并没有利用权势之便,去与群众争抢招工这一优质资源,他总是先人后己,决不去挑肥拣瘦。
郭载春在文革那样的极端年代,并没有,对所谓的“地富反坏左分子”实行过分的专门崔残。即便故为时局需要一些人站了会场,带了高帽,受到了批评。但会后,他把这些人当人看,在改造他们的同时,也鼓励他们活下去,如原郑县武装大队连长郭五妞,当家庭断粮断顿时, 郭载春就问:“五妞,没一点粮食吧:”五妞说:“能过下去!郭载春关切地说:”现在是困难时期,你要是想出去,我给你开个证明“,后来郭五妞执大队证明到西平渡过了半年饥荒。郭五妞全家五六口人没一个饿死。后来1975年笔者从部队回乡,在地头他提起郭载春念念不忘的说:”载春没外待过咱这号人,要不是他照顾,全家在60年就打不出那一关。听后我十分感慨,心想,连社会角落的人,都曾受过他的关怀,可见这位党支部书记真把党的工作做到家了,贫下中农对他感恩载德就不足为奇了,但被一位旧军官、被改造对象,为他颂扬,确属不易。
郭载春虽然心性柔和,言语和蔼,但骨子里立场确十分坚定,在他麾下的许多干部中,在他任期内没有一个因违纪违法而被惩处过。他有一种对群众对年轻人特别关爱的情感。例如谁当兵了,无论是从学校(五十三中)还是从大队当兵,都在入伍前,发一个日记本,以示鼓励。当听说谁退伍了,他总在第一时间给退伍人打招呼,要求其到大队担任干部,例如,寨上村郭水旺,郭鹏嘴村郭和国、郭松林等人,都曾担任过民兵营长、大队会计、团支部书记。他特别关注志力于公共事业的有为青年人,例如,寨上的刘满长经过培植成了一颗好苗子。郭载春书记就主动推荐他到区政府工作,还有郭和国任一段团支书后,他见该青年工作能力,思想品德好,作风扎实,趁招工机会,就把他介绍给农业部十八里河生物制药厂当职工。林林总总,前前后后,在他任期二十七年中,共向行政,国营厂矿送出了三十多名优秀青年。..他不搞任人唯亲,认宗族唯亲,不搞团团伙伙土皇帝封建那一套。更不惧怕谁抢了他的权,夺了他的位。现今一些基层大佬,自持权高位重,把公众的权力当利己私家的权利。为了权,总是想方设法,不准许有为年轻人接近权力。并企图权利终身化。对上欺满对下耍横,在担心权仗旁落的心态下,就像水池中的二大王,整天处心积虑地对水面上的葫芦实行拍打,只要是发现有那个不知趣的葫芦一冒尖,他就将葫芦往下按,以减少大权旁落的机率。这样埋没人才的卑劣行经。纯属封建王朝世袭制的样子。 这样的权者往往在农耕经济时代,成为农村发展的拦路虎。甚至置使一个村集体组织经济始终处于停滞状态。而郭载春书记不是这个样子,在大跃进时期,当他改变不了局势时,他在改变自己,例如,1958在他主持下,建设起一座能容纳下一千多人的村级大礼堂,从此结束了,群众聚会,看戏,演电影露天的窘境,一致引来了省豫剧团,市豫剧团著名演员的精彩演出。记得省豫剧三团《朝阳沟》原创人员多次在礼堂表演。
郭载春也很是前卫,当听说沼气池可以秸秆再利用,他就请市科委的技术人员来指导,建了一个四分地大的水泥沼气池和沼气发电站。引起国家总理周恩来的关注,省市领导也来参观。后因遭遇三年灾荒,饥饿的人们无法再去关注“科学技术”,停止了运转,这是1958年的事情了。当年他又主导搞美化乡村,又在郭氏祠堂门外的一口老井,建了一个八角亭,为候寨多了一个环境亮点,也让靠井汲水的候寨人,少了被雨雪淋浇的苦憷。
郭载春很有经济头脑,文革混乱时期,他除了应付局势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集体组织利益上。1966年,他和党支部一班人组织起工程队,揽下了中原路(东方红影院西)铁路立交桥劳务。
1960年至1966年他在小鲁河村,开采石料,办石灰窑厂,后又在曹洼东建石灰厂。安置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些工厂的收益一直支撑着村队,集体组织运转的的经济力。可以这样说,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压力。
郭载春是个立场坚定,善恶明辨的人。也是一个遵守“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机警人。当集体大食堂解散后,原先公社统派的生产队长一律撤走后,重新任命了一批队长,其中两个队长明里人伍人六,暗地里拉帮结派。并内外勾结,对生产队粮食进行监守自盗。互相轮流互盗。由于其组织严密,难以察出其踪迹。然而作为党支部书记的他,也难以对其追纠具体责任。可是,当一碗饭就能救活一个人性命的当口,人们一天三顿青菜汤,相反,这两个队队长两家人都顿顿白面馍的好吃好喝,群众看在眼里,他也记在心中,只是苦于无证无据,很难下手惩治。当群众反映强烈时,他总是耐心地说|:“不是不报,时辰不到,时辰已到一切都报。”恰在此时这两个队长其中一个,在护秋名誉下,抓到了一个,拾了草帽壳篓枣的老实人,该队长向书记汇报,并要求要采取游斗形式予以惩罚,听后郭载春反对说:“一个老头 ,捡俩落地枣,搁不住动干戈,算了吧。”结果这位心狠手辣的队长,回村后,放话说要让他丢人,老实八脚的老人,害怕失面子,一头跳沟摔死了。没有几天这个队长又抓到了一个八岁小孩偷集体一把谷穗,找支书要求严惩,郭载春说,你来得正好,明天你到公社陪我开三天会吧!哪也不准去。三天后,队里,大姑娘小媳妇,全都从庄稼地里搞到吃的了。队长三天回村后,因时过境迁,明知庄稼丢失,因无凭无据,队长也只能吃了鳖屈散,拿饥民没有办法,只得不了了之。后郭载春书记以他履职不严使集体庄稼受损为由,撤了这个白眼狼的职。但是,郭载春并没忘记他这个盗窃团伙的劣迹。直到四清时,依据群众举报对这个做恶多端的家伙进行清算,并召开生产队群众大会让他站会场,叫群众揭发他的罪恶行径。在那个饿死的极端严酷的日子里,真是一斤粮食一条命,而这个队长竟白面吃不完,他对外充好,对下残忍无比,只显小鬼不瘦的鬼怀胎受到了打击,着实让有着一颗心怀群众冷暖挂心间的郭载春书记,足足盯了这个恶魔数年,最后实现了他打击坏人,保护群众的夙愿。为此郭载春书记在候寨这个政治舞台上,总共坚持了二十七个春秋岁月。后因年龄问题被调公社服装厂任厂长。也算功德圆满,全身而退吧!
郭载春虽说是候寨仁人君子正能量的优秀代表,在群众中有着崇高威望,也更是中国共产党在候寨村生根发芽结果的权威人士。广大的群众对他十分敬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郭载春一说天要下雨,就会有人会跟着说雨要来了。即便他是候寨呼风唤雨式的人物,但是,他深深地知道,他是一位草根党员干部,应当懂规矩守纪律,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再谋其政的原则。尽管候寨政坛在他身后,已经多次变迁,然而,他最可贵的品质是,不当太上皇,不作垂帘听政的幕后操纵人。当有人要他评价后代领导班子时,他总是谦虚的说:“当干部不容易 、、、、、、”他退出政界后,书记、班子一茬又一茬地换来换去,他从不妄加评说,也不在背后操控什么帮派,来表达他的主观意志。从不干扰现领导人的做法。即便是群众对后代领导人有强烈不满情绪,他总是安慰反映意见的人,说,我们应当相信群众,相信党。余什么也不表示,绝不发声。
祖国是什么,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世居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人的地方,新中国始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而立,又是十几亿人民在党领导下开创新时代的祖国,但是,候寨虽小,却是祖国的一部分。候寨的兴衰史,也是大家庭的兴衰史,候寨今天的繁荣发展是由于以郭载春为代表的一代英雄人物所典的基础,虽然他们名字不被后人所熟悉,可他们的丰功伟绩留在了这块祖国的土地上。”候寨管委会主任说:“候寨历史上,也就是在新中国历史上候寨郭载春们的优秀干部就是候寨的焦裕禄,雷锋一样的楷模,一样值得祖国铭记,因为祖国的建设,曾经留下了他们的雄健脚步,所以说祖国万岁里也包含着老一代含辛茹苦的战斗光辉历程。我们庆祝国庆66年回顾历史记住先辈的业迹,是为了更好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以免走弯路,少犯错误,有所遵循,建设一支香风毒雾刮不倒的坚定有力的团结战斗的班子,推进候寨经济有一个长足的进步。”
郭铁汉/文
2015年10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