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兮祸兮两相依,灾兮害兮失命矣!人在家中坐,灾祸天上来。命薄犹一纸,瞬间命归西。生前若知此,早窥先人喻,大难临头时,悔意已不及。”
樱桃沟管区,曹洼社区有一租屋在2015年8月10日凌晨1时,因租户对电动车充电时间过度,导致电池发生爆炸,引发有毒气体充满楼道。有一租户一家四口人,闻声盲目逃生。被毒气窒息而死。同时该出事地点,恰遇消防公安巡逻车至此,官兵闻听后,即行用车载高音喇叭,对该住宅楼进行喊话,告诫各住户,闭门等待救援、、、、、、余楼内十多人保住了性命、、、、、
虽然,该灾难发生在曹洼社区,作为彼邻的侯寨社区的三委领导,得知他们不幸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对辖区居民进行了微信通告,以期防患于未然,在当天早上八时整,即时召开了《侯寨社区安全生产、生活督导紧急会》,党支部书记面对参加会议的村组干部,心情沉重地说:“古人说:‘城楼起火,殃及鱼池。’什么意思呢?曹洼出事,就是的前车之鉴。把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教训,变成防范灾难的镜鉴。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以隔岸观火的围观姿态,把沉重悲哀当谈资。这就是聪明人应有的智慧。何况,人生处处有风险,生活处处存杀机。灾难的降临都具有不可预知性。曹洼灾难放在全国,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家庭一下死了四口,对这一家而言,就是百分百的灭顶之灾。人死不能复生,但却给活着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悲哀印记。疼定思定最好的办法,是避免此类灾难,在我们中间重演,侯寨村尽管没有发生此类事件,也没有什么值得庆幸的,因为侯寨村决不是什么避难所。侯寨至今同曹洼村一样,在享受着电、气、现代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一样面临着现代电器所溢出的灾害,只是我们侥幸没有碰上而已。暂时没遇上,不说明今后不会发生。因此,三委、组长要行动起来,到每家每户,到街面各个店铺,到学校、幼儿园、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把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去做 群防群治的具体的,而不是虚张声势的工作,教会每一户主怎样使用‘三防’的方式方法。既便如此,也决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把‘三巡’‘三查’落实到日常中。古人云:‘祸不入慎家之门,灾不进警惕之身。’只要这样,偶尔发生了什么不幸,从心里也不会陶悔,那只能忧天而不怨人。”
书记凝神静思了一会继续说:“《杞人忧天》的故事是春秋战国《列子●天瑞》篇记述的典故。该文说的是:有一位大学问的杞国人,整天忐忑恐慌不安,时不时在地上听听,并时刻关注着天象,哪怕有一点异常,他都认真的记录下来,众人看到他怪异的行为,就问他:‘您整天神经兮兮,啥事都不干,专窥天地之象,是什么原因呢?’他正颜厉色讲:‘世事沧桑,500年一小变,一万年一颠覆,我是担心天再次塌下来,做着防灾的准备,让天下人早一些躲避灾难。’众人闻言应着说:‘呵!您真是痴人说梦!天怎能塌下呀!哈!哈!’耻笑于他。《杞人忧天》这个典故已从列子到今天都认为它的主旨就是,不必要的担忧。按乡下语则为:咸吃萝卜,淡操心。果真如此吗?否!智者忧患,愚者乐天。虽人间灾害往往隐藏在和平景象之下,什么时候出现、发生,都不会事先告诉人们的,灾害的发生又不会主动告诉大家的,也就是说,灾难的产生,都具有突然性,不可预知性。如地震、海啸、山崩地裂、触电、车祸、意外伤害。天能塌下来吗?一时可能不会,但据天文学说,地球在亿万年中,曾遭到过上亿次的打击,出现过多次地地磁换向,和冰河严酷时期。而且这都是真的。《杞人忧天》典故中的杞人,之所以产生担心天会再次崩塌,应是有据可查,有史可考的。只是杞人担忧的机率与地质纪代相差太远了、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杞人太有学问了!以此推断,杞人肯定是个大学问家。古圣人说:‘大智若愚,大象无形,大唏无音。这种种之大,普通的凡人怎么可以知晓呢!皇帝可称人中之杰,天下无双的顶级聪明人,但南宋皇帝却在临安(今杭州)建了一个叫《拙政园》,可见精明到极点时,则为拙。《杞人忧天》被人讥讽,只是人们太无知罢了。当今天许多地震的爆发、灾害的突至,人们都无法预先得知。何况古代的杞人呢?可以想见,在科学技术极不发达的落后时代,‘杞人’要忧天,可想他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智者啊!那个时候灾害发生的机率肯定比现代要多得多!目睹了人间灾难的‘杞人’怎能不担忧天塌下来呢!智者的忧愁实在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常将无时,当有时,时时警惕,处处小心,防患于未然,如此,虽改变不聊灾害的运动规律,但可以使人做到遇灾不慌,从容应对,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曹洼这件事故中,从容不迫的人活了下来了,惊慌失措的一家四口人全被毒气吞噬了,我看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还是多点《杞人忧天》好!”
侯寨社区的会议上,乡里也派来了,一批协助防灾的干部,并带来了,防火防灾的宣传材料和排查安全隐患的入户登记表。乔林副乡长亲自坐阵并讲了话:“要紧急行动起来,把减灾防灾宣传到每一户、、、、、”接着社区主任将各个组长代表分派出去,开始了大规模的进村入户的排查工作。
郭铁汉/文、图
2015年8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