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关乎人心所向,党风关乎成败得失。已故人民领袖毛泽东在很早的延安时期就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大家是这样。一个微观社区同样也如此。凡是执政队伍什么时候路线正、干部齐,那么这个时期中,党的事业就蒸蒸日上。什么时候方向不明,作风不正各项党的事业就会迟滞不前,甚至倒退。历史上深刻的教训,已被无数次验证。党从初创时的艰难到今天所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无不是在证明党风作风的重要性。侯寨村几十年的创业史,也一再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着成长进程中党风,作风造成的得与失,成功与失败。
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所预示的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三无”的自由人之自由联合的共产主义社会,为奋斗的最终目标,而创建了无产阶级政党。无疑目标是正确,此选项仅是为党的事业奠定了基本立足点和出发言,置于如何走向设定大目标,则是一项十分不易的事情。谁若忽视了进程中途径、方式方法及队伍的作风问题,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谁凭想当然,不顾主客观情况,仅存目标,就是一种列宁批评过的《左派幼稚病》,更是主观主义的癔症病。
红军时期:在路线正确,施政行为符合客观之需,党风、作风、就会风清气正,党事业就发展。当这一切实效,难以预料的灾难就随之而来。我们所指的路线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起决定作用的干部和干部队伍的建设和作风规范。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大将无能坑死万军”,如若团队中,首长才疏学浅,能力稍逊,素质低下,道德不足,就一定会出现人庸政息的结局。李立三主政,王明主政,伍德主政,所造成的失败,使红军几乎陷入到万劫不复的深渊。后毛泽东以卓越的领袖才能,赢得了全党的信赖,从此,红军一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终取得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合作化以后,由于毛泽东同志的主观因素和当时国内外的客观外在因素的特殊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走过诸多弯路。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以他的人格魅力,对时事的洞察力,采取了一些列“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发展经济的战略措施,整顿原有的极左思潮和党的作风,从而,使中国的面貌为之一新。土地承包制和工厂承包制,极大地调动起亿万人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使中国复兴、民富国强的夙愿变为现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们选定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睿智的事业带头人。而后经过一些列的战略决策的实施,全党的党风,党的作风蔚然成风。大刀阔斧的反腐反四风、拨乱反正,人心为之一振。增强了党心民心的凝聚力。提振了经济力向好的快速发展。反四风整党风整作风的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为全面“五项”改革,实现全面小康铺就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侯寨村的发展史何尝不是如此呢?侯寨村从1948年起到今天为止,也是充满了艰难曲折的,其中最重要的教训是:集体自治组织选对当家人,培养出一大批年富力强、有信仰、有志气、有品德、心甘情愿致力于侯寨发展的高素质干部,使他们成为侯寨抗击执政风险的主要力量。这也是民主民生诉求的首选。只有选对了群众的主心骨,可心的当家人,发展侯寨事业才有了可能的保障。
“三人行必有我师”“左右脚,走路时一前一后”“五指伸出不一般齐”。这是事物的真实写照,被群众选出的所谓“精英团队”绝对是参差不齐的。所以统一认识、统一意志,形成战斗力,不但应强调“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一面,更应用党的光荣传统,党的三大作风和习总书记所讲的反四风、整作风、反腐倡廉的精神,去给班子成员补钙,以便能聚焦重大任务的完成,聚力起干部们的用于担当的威力。如此去以团队的整体力量及时解决当下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了防止一人提水吃,两人抬水吃,三人没水吃的人多不干活,鸡多不下蛋的懒政、庸政的情况出现。三委的班长和副班长在广泛地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果断出招,针对侯寨民选干部都是农民身份,大老粗的实际和农民素质平庸,知识面窄的缺陷,决心从政治学习入手,连续进行《素质教育》,补上素质这一课。
幸运的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像春风一样给我们送来了一场及时雨,班长副班长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决议借风起船。把培训干部、整顿作风同提高素质紧紧地捆在一起。引导干部从思想的自觉到行动的自觉方面下功夫。实现工作班子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的政治合力。在每月的数次“书夜谈”实践中,实现了反映强烈的问题合力解决,个别问题分工负责去解决。形成了在对照中学,在学习中对照,边学边改的新的风气。
2014年8月5日晚8时侯寨社区村组干部第十五次素质培训会再开班。此次会有别与以往是,采取一问一感悟,一题一答复,一题一联系实际的互动发言形式,所以引发了与会干部的兴趣和好感。此时连续任职党支部委员的张文平悄悄对笔者说:“谁生的法,真新鲜!”听了我也有认同感地点点头称是。
主持人问:“为什么要强调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人回应:“这句话源自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例子,应指的是铁匠打铁的活儿,你想,铁是坚硬无比的东西,缺了实打实的气力,没有精湛的技术,怎么能让铁成为手中的器物。也就是告诉干部,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缺营养、缺钙的病秧子,能抡大铁锤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许多人被这幽默的解读逗笑了,他接着说:“习总书记说的是,寓意我们当干部,当官不学无术,外弱内空,像根墙头芦苇杆子,怎经得起风急雨狂。再说干部、干部、总要先走一步,如果缺意志,少品德,头重脚轻,怎么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呢?”有人插话说::“当干部搞管理,做服务,就是担子,本来这个位置,是群众花大价钱买来的,委托给我们,叫干部真抓实干,可眼下,你做了啥奉献,回报群众?有人要当和尚,就的懒得敲钟,遇事得过且过。听人说,天黑了,马上点灯,听说进了庙就不分青红皂白就磕头。你说不是庸是啥?有人接着说:“庸吧懒吧!还算没惹是生非,有人遇到群众纠纷,群众求他出面,他不是分清是非善恶,正与邪,而是一味强调一个字“和”,结果,矛盾纠纷不但没解决,反而增加了双方的怨气和不服气。有的干部口头上吆喝着:敢担当,一遇到问题绕着走,当别人做不动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他做壁上观,当看客,这不算,还要在他人敢于担当的过程中,来个磨道里寻驴踢。抓辫子、打闷棍.....” 有人发言说:“见矛盾,不能对群众明法析理,见问题提不出相应的良策,都是素质缺乏造成的本领恐慌,于是造成了执政乏力的危机。艺拙活不精,学浅识薄广,必然是遇事胆怯,等等都是自身不硬、素质不足的结果。”主持人五个问答题都是在面对面中讨论热烈,议论激烈中进行的。
班长总结说:“唐代帝王李世民在《帝范.崇文篇》里讲:引导风俗,莫尚于文,敷教教训人,莫善于学。理学家吴克在《贞观政要》中说:人臣若无学业,不能识前言往行,岂堪大任。说起干部,干部就要现行一步。干部职位实际上是做先生的角色。要想扮演好角色,要想当好先生,就应先当好学生。所以说,我们要放得下身段,降低姿态,以谦恭的低调,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才可以从知识之泉流下,汲取一杯解渴的水,只有这样不断地收藏素质之营养,久久为功,功到自然成。妄自尊大,高人一等,怎么能得到所需学识呢!何况,满满一瓶水,才能倒几滴。人中,总是由一瓶不响,半瓶咣当的自满情绪,在阻碍着对知识的吸纳。”
“书到用时方恨少”遇到问题绕着走,就是才疏学浅的表现,若退避三舍,面子很难看,这样做,面子暂时保住了,尊严护住了,问题难题堆成了山,这样掩耳盗铃事成了,事业任务却丢了。造成了群众怨声鼎沸,上级领导不满意,终了,弄了个里外不是人的结局,不以学为荣,整天踹个“官架子”,表面上光鲜无比,实质上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装饰货,用处不大。我们干部要有胆有识,才能生成敢于担当挺身而出的力量。焦裕禄和我们中的好干部为啥能得心应手的敢于担当?说明他们积厚而薄发,能以足够质量的学问坐垫底,才实现了遇险不惊,遇难从容,处理起棘手难题得心应手。当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是典范,人生所遭所遇可为多多,不是一个个给破解了吗?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学习的宏篇大章,就是他们一生当学生的结果。榜样的力量的无穷的,可借鉴模范,可学习,可实践。做村官,当干部,一边要当先生,一边要当学生,在工作学习中,去修炼自己的德行,博采众长,老老实实地学,恭恭敬敬地拜他人为师。要想像太阳一样,实现自己一生轨道之圆,应储备起足够的质量,才能实现地球绕太阳转的引力效果。马克思的辩证统一的宇宙观告诉人类,万有引力的根本源于物体的质量和重量。基层干部若不想方设法学知识、获素质,那么,被群众用脚投票的日子,将不远矣......
夜已经很深了,但人们听课讲课的热情丝毫未减,主持人看看时间已经近十一点了,宣布散会,在坐的村组干部们还沉浸在话题中,在思在想,今天不当好学生,更当何时?这是为官一任的需要啊!
文:郭铁汉
2014年8月5日深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