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5日,由96名侯寨党支部党员,以秘密投票方式,正式公选出了五位同志,组成了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标志着中共侯寨党支部新的领导核心确立,意味着侯寨群众有了新的主心骨,当然,更是侯寨社区历史浓重的一笔记载,可以说是今年的又一大好事。
然而,新支委们,没有为此,而自我陶醉,在没有明确职配分工的情况下,他们不等不靠,也不左右观望,主动担负起基层组织换届的领导责任。党支部从11月5日支委成立起,就立即着手梳理起社区行政休眠所引发的众多问题。法律规定,社区自治组织从11月1日将公章,上交上级选举领导小组时,即标志着上届基层组织行政使命已经完结。社区管理必将处于节点的停滞和停顿状态。新一届党支委的先期产生,就预示着社区管理功能不再缺位。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侯寨的党的基层组织,理应先期担负起社会各项管理的责任义务。
责任于岗的支委们,没有观望,没有懈怠和左顾右盼,在第一时间,召开了第一次支部支委会议,又召开了由社区两委主任以下的村组干部参加的支部扩大会议,支部委员会负责人,他在会上多次着重强调:“换届选举,是法律所定,不依那个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作为一名党员,一位干部,决不能因为换届,而耽误侯寨群众的工作,不仅不能,而是必须抓紧抓好,让群众满意。干好具体工作,才能多得分,多好分。决不能因为新陈代谢的到来,就使各项工作停滞不前,而给群众造成效率损失。”我们是农民,是农民后代,谁见过“三秋”“三夏”,有农民停犁住耙过,虽然也有农时节气,父辈们也会在青黄不接时,起早拾点粪,攒些肥料,连妇女也要拿起针线活纳上几针。在选举期这个节点上无论是老管委干部、组长,在新村委未选举出来前,依旧是当家人,怎么能停工歇脚呢?特别是支委一班人,毕竟头上戴着两顶帽子,一顶是共产党员,是自愿戴的,一顶是委员,是选出来的,也是自愿被戴上的,非党员干部在新村委委员没产生前,也不能摘掉头上那顶责任帽,头上无论戴几顶帽子,都满载着的是群众的希望,这帽子不是为了华而不实的炫耀,而是一副实实在在的沉重而光荣的担子,七十年代许昌的杨水才说:“小车不倒只管推”。焦裕禄说:把老命交代了,也要把工作做好。选举一天不结束,就不能有船到码头车到岸的思想,因为当民选干部,是个愿意..........。
会议上,要求五位新一届支委,都被分配到了具体的值班任务,每人每天八小时,去接待群众并接受日常管理任务,上届村委委员,组长也要积极配合,做好手头工作。书记作了细致入微的安排,和指导讲话精神后,极大地调动起社区村组干部的工作热情。
令人更为感动的是,在换届青黄不接的关口,新一届党支委们主动组织三委干部,到三组召开,群众大会,制止违法、打击私搭乱建,乱占耕地违建的风头。
换届选举是各种违法乱纪苗头萌发期,一些不明就里的个别人,乘机,企图侥幸地越轨搞违法建房,他们置法律红线而不顾,擅自在承包土地上圈院建房。几乎成风。党支委一班人带领三委、组长,两户代表。到现场进行法律宣传,阻止违法势头,并耐心地解释:投资要合法,建房要审批,占地要办证,要不然个人要吃执法的大亏......党支部支委和三委干部在法律规定的权利内,尽到了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责任。在现场的宣传受到了群众的一片好评。
会后在干部讲评会上,支部主要责任同志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干部“四下基层”:党的群众路线政策方针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我们只要遵照四个下基层,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把法律告诉群众,相信大的多数群众是尊法守法的,管违章,从表面上看是得罪人,但为某些人减少违法成本,最后也会使他们幡然醒悟、通情达理的,干部不管不问, 任由事态发展,到群众付出巨大成本时,他们一定会骂干部是个孬鳖孙。敢管敢抓,群众就会少吃触犯法律红线的亏。这时,群众就会想起干部所说的话,念我们的好。干部的政治生命,在于行动,干部的威信来自执行,依法行政,才能解决问题,这才是获选得新生的关键..............
图、文:郭铁汉 2014年11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