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 页 | 概况 | 村、组干部分工 | 开心农场 | 村务活动 | 老年协会 | 党建工作 | 创业先锋 | 规章制度 | 文化活动 | 党的群众路线 | 财务公开
当前位置:党的群众路线
 
*2014年8月5日村、组干部第十五次综合素质培训会
来源:侯寨社区 | 发布时间:2014-08-21 | 选择字号:
 

   2014年8月5日晚上八点钟,侯寨社区组织召开了第十五次综合素质培训会会议由郭海斌主持,全体村、组干部参加了此次会议。此次培训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村、组干部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意识,切实肩负起践行群众路线、主动为民服务的责任,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此次培训会,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大家共同学习了人民日报两篇文章:《变革时代,如何坚守(新语)》和《摆正位置看待遇——四谈解开思想扣子、迈开改革步子文章深入细致的讲解了村干部在基层工作中,如何变革,如何了解群众诉求、俯下身子、“沉”到基层、“沉”到一线,“沉”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踏踏实实走好群众路线,努力夯实基层基础。

 

附件:(学习材料)

摆正位置看待遇

——四谈解开思想扣子、迈开改革步子

     领导干部的合理合法的利益要承认、也要保障,但这与私心、私利、私欲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廉字打底、干字当头,各级干部才能摆正心态看待遇,真正为民谋福祉、为国谋未来。

  在改进作风、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常会遇到这样的纠结:隐性福利减少了、灰色收入不见了,这究竟是“当官没劲了”,还是向合法待遇的回归?约束更严了、监督更多了,是“礼不收了事也不办了”,还是积极作为、敢于任事?细想这些问题,都涉及一个议题:干部待遇应该怎样看?

  在一个“利益”早已去魅的时代,各级干部当然都有追求合法待遇的权利。干部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也有正常的社会交往,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领导干部的物质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也应该逐步得到改善。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任务重、工作难、报酬低,确实需要逐步建立与现实对接的待遇增长机制,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干部干事创业心无旁骛、后顾无忧。

  领导干部的合理合法的利益要承认、也要保障,但这与私心、私利、私欲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如果逾越合法权益的边界,在私心、私利、私欲的蒙蔽下,对本不该有的特权习以为常,对超标滥配的待遇坦然受之,误认为这就是“当官”的应有状态,结果必然会对干部待遇产生认识上的扭曲。为官发财,应当两道,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

  因此,看待干部待遇,关键是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克己奉公、一心为民,是领导干部执政用权的基本要求,更是正确认识待遇的逻辑起点。社会经济在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干部待遇理应改善,保障体系理应完善,然而,取缔不合理收入,恰恰是增加合理收入的前提;改善待遇更应遵守法度、符合政策,不能以权谋私、中饱私囊。惟其如此,干部待遇才能规范透明,给干部涨工资、提待遇才会得到更多社会理解。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对于手握公权的领导干部而言,利益不是唯一的价值坐标,金钱更不是最高的评价标尺。杨善洲让曾经的荒山瓜果飘香,精神满足该如何计算?焦裕禄留下的泡桐树为几代人防沙护林,这笔财富又如何衡量?自古至今,为官者的价值都承载于奉公为民上,在领导干部的价值排序中,为人民服务应该始终排在物质利益前面,干事创业应该始终排在福利待遇前面。

  当前,改革正当攻坚克难,发展仍须爬坡过坎,这为领导干部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提供了广阔舞台。少一些个人得失的计算,多一些舍我其谁的担当,挣脱的是名缰利锁的束缚,收获的是有价值有理想的人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人生境界,不是更值得追求吗?

  “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毛泽东同志当年为自己定下的三原则,蕴含公与私的哲理,至今引人深思。戚戚于非法特权,汲汲于蝇头小利,只会把人生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廉字打底、干字当头,各级干部才能摆正心态看待遇,真正为民谋福祉、为国谋未来。 

                          人民日报新语:变革时代,如何坚守  

  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应如何作为?我们除了与时俱进,紧紧跟上时代的潮流,更需要坚守什么?哪些东西需要不断变化,而哪些东西又亘古不变?

  面对纷纭复杂、瞬息万变的世界,如何实现“小我”与“大我”的协同进步?是被社会的惯性所牵引,还是追随自己内心的召唤?是选择安逸的生活,还是选择奉献和付出的人生?在面临严峻的现实时,是选择放弃,还是义无反顾地前行?是做愤世嫉俗者,还是积极的建设者?在此,我对大家有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大家坚守“砥砺德行,立己立人”的道德追求。宋代理学家杨时曾说“一德立而百善从之”,无论什么时代,砥砺德行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只有个人的德行修养立得住,才能推己及人,影响和教化别人。第三届“蔡元培奖”获得者、我校医学部教授彭瑞骢先生曾这样寄语医学生:“学校只能教育你认识是非,但是社会太复杂了。你要是想拿学医当敲门砖去赚钱的话,那就别来学医,此路不通。”希望这种高尚的道德追求能够在你们身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二是希望大家坚守“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平和心态。物理学院一位同学曾对我说,学物理、做科研压力很大,需要牺牲很多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坚持。我告诉他,要做好任何事,都需要一个基本素质——忍耐。2002年,76岁高龄的汤一介先生受命成为《儒藏》工程首席专家。面对这项浩如烟海又繁琐庞杂的巨大工程,耄耋之年的汤先生义无反顾。他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儒藏》编好,将儒家文化瑰宝系统全面地收藏,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范本,之后100年内不会有人超过。”这种“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三是希望大家坚守“宠辱不惊,自信自励”的人生哲学。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现实,同学们可能一时会有些疑惑、彷徨和失落,这是正常的。但我希望,你们在偶尔“吐槽”之余,勇做积极的建设者。我校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讲过一段很有启迪性的话:“我们昨天的理想,决定了中国今日社会的现实。如果你们今天对现实不满,那么你们的理想就是祖国的未来。我希望这未来不是更堕落,而是更美好。”美好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希望大家不畏难、多历练,努力完善自我,抵达“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人生新境界。

  我一直认为,北大是不可复制的,每一个北大人的人生也是不可复制的。希望大家永远不要被喧嚣、浮躁所迷惑,请勇敢地做你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侯寨社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侯寨社区 邮编:450062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豫ICP备110156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