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初创时期,针对整个中国贫穷,他以一个伟人的中国全局目光,首先发现了一个《谁说鸡毛不能上天》的穷而不辍,困而不惰,奋发向上的典型。封丘县有那么几户穷人,他们中有人没有犁,没有耕地和牲口,一些人是寡妇,一些户没有劳动力。缺人缺力缺种子成为他们种地的天字号困难,作为农民的他们,谁都知道,一年种不出庄稼,意味着吃不上饭。在此种窘境下,他们没有轻言放弃,而是联合起来,克服困难,组织起来,向土地开战。这种精神就是共产党人的一贯之思想。当然这些弱势联合成一种力量去耕耘,并没有想到他们的无意中,沿用党的奋力精神。但高瞻远瞩的毛泽东发现了,以此为榜样,推动了整个农业进行了合作化,解决了全中国粮食严重欠缺的这一大局问题,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粒沙子中见世界的博大智慧。
侯寨社区的现实已不可与其同日而语,但是侯寨村级集体的当下,也和《谁说鸡毛不能上天》一文中所指一样,别无二致。
侯寨要尽快实现“鸡毛上天”,实现富裕,同样需要人们的联合,以期成长为南街村、竹林镇、七里营那个样子,就要找回“鸡毛上天”的坚定、坚守和自信。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就提出:中国人缺少自信力吗?之问:今天侯寨人依然在面对,不若此,就找不回已有自信中的应有尊严。
于此,侯寨领头羊们,终日不能寐,并处心积虑地日夜苦思,寻找目标在探索。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文人对人生生存四大幸事。作为一个社会法人—侯寨社区,它最大的幸事,勿过于是给全体人积累起像华西村一样的富足。此念成为领头羊们的心结。焦虑中的他们却迎来了社会新一轮的变革,那就是中央和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此设想剑指干扰道路上体制机制中“四风”,这就是使人们为之一震的利好和大喜、大吉、大祥。
侯寨也不甘落后,更不甘居于人后,立志立行,为了目标,为了扫清思想滞后的诟病,强力灌输新观念,新思维,强化团队意识,组织意识,在2014年4月27日把三位委员组长,聘用人员及党小组长,导入智慧的海洋。以其排解不作为难作为旧观念,去认识今天的大我,并揭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事物本源,解决干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坦途问题。
要说以往的学习有点枯燥,今天的学习就是种幸福的享受。
领导是这样安排的:请来了活跃在机构培训的专业人士,卓越人生,泽及他人”的陈明亮老师。请来是说,他阐述的理论,能为每个带来希望和勇气,从而赢得了听众的我们的尊重,其实说的直接一点,实际一点就是陈明亮老师说道的视频。他开诚布公地宣示:要想为自己,为他人做点什么事,离不开领导力,领导力就是一个人生存的平台,但领导是不是有力?与社会地位高低,贵贱无关。只与一个人所预设的格局,境界有关,要想使追随着跟领袖一起走,或者说获得追随着,那一定要自己的思想符合历史潮流,并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陈明亮举出了当代的乔布斯、比尔盖茨和历史上的毛泽东与蒋介石两位大人物的典例.......
陈明亮演说是生动而活泼又发人深省的,然而学习中不知不觉又插进了《侯寨党员、干部怎样做到的强制要求》,同时还在听陈明亮意犹未尽享受中,又插进了《侯寨社区党员干部如何反对四风》的现问现答科目。如此这样地穿插起伏的学习氛围。激荡起每个学员的积极性。一改往日上面讲,下面闷头听的场景。每个人的发言也就显得格外的活泼,当一位学员刚停,另一位学员就立即要话筒发言了。此时此刻谁还会三心二意呢?使会场中的每一个人的思考积极性全被调动起来了。
你说他说大家说。你说:“四风”在我们身上也有;办事无论“红白”,都大摆筵席,他说:面上官僚主义在乡村干部身上根本不存在,可谁又像焦裕禄一样,专往困难户家跑?我说:锦上添花封礼祝贺的谁没随过礼。大家都说,侯寨发展要看短板,不要光看成绩。为什么成绩不说,跑不了,缺点不批少不了.....大家一条心黄土可变金,不是吗?
2014年4月27日(郭铁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