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雨不知旱,禾盼及时雨,物贵缺乏时,犹显其价值”。什么是好?什么是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对这样的道德判断,只有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对比,才可以得出结论。这样的认识方法是人的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好人郭范英先生就是在她努力于公益事业后,被侯寨社区老年人认可的优秀人物。尽管她在一年前早已作故,但她敢于尝试公益事务和处处一马当先,不辞辛劳的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提供服务的义举,曾经感动过一些人,对未得益于她恩惠的许多人,仅知道她就一位司空见惯的老太太。和别的老人没什么两样,但在深知其的为人;及得知她对服务老年协会的劳作过程之后,则会感到;郭范英所作的点滴事情是那样的平凡,又是那么的伟大,许多老年人在她逝去的岁月里,感触最深刻,甚至感到在公益团队生活中,缺少说话办事的硬气。今天我们可以这样说:她的缺席是侯寨老年协会的一个重大损失,一个不可复制的缺失。对此许多老人深信不疑。
有人会问郭范英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值得干部群众党员念念不忘呢?
郭范英出生于娄河村,自小受到过书香门第的熏陶,热爱读书和学习,毕业于郑州师范学校。曾在全垌、三李学校任教,由于她志高气大,对事业孜孜以求,对工作极端的负责,多次受到校方的表扬和鼓励。由于她心胸开阔,一心为他人着想;当困难局势来临时,她体惜国家困难,决心和国家一同渡过难关。就主动提出辞去公职,回乡发展农业,把粮食工作搞上去,就这样她离开了实现梦想的地方,离开了自己的学生。
郭范英是一个理想主义色彩较浓的人。她始终这样认为;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从表面上看她是一个十足的女人,育有一男三女,但骨子里却有着一股男子汉的气质,说话干脆响亮、不卑不亢,办事干练利落决不拖泥带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