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平凡的革命老人 |
——记特等功臣、老复员转业军人李文祥 |
人物写真
有这样一位平凡的革命老人,战争年代出生入死,英勇善战,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显赫战功;和平建设时期,却藏起荣誉功勋,自愿扎根农村,49年如一日,安贫乐道不问索取。他就是特等功臣、老复员转业军人李文祥。
记者探访 特等功臣的简陋的家
2月24日上午,记者走进这位革命老人的家,三间普通的平房里简陋而整洁。记者注意到,他家最大的资产就是一台电视机和一台已经生锈脱漆的缝纫机。靠左边的屋里,陈旧的木板床和木板箱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诉说着主人平凡的生活。
1925年5月李文祥出生于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1947年12月参军入伍,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和平潭岛等著名战役,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等,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56年李文祥以军队干部身份转业到福建省建设厅建筑工程总公司工作,1962年他响应国家支农号召,主动要求回到河南老家务农。之后,他扎根农村默默奉献、甘于平凡,带领村民挖水渠、复耕农田,为家乡的变化付出了自己的心血。
其间,李文祥对谁都没有说过自己在部队时的辉煌历史。他用一块布料把在部队荣获的立功受奖证书和奖章包好后,就把这个布包压在了箱底下。大家只知道他是一位普通的复员转业军人。
回到老家后,一贫如洗的李文祥夫妇先是住在四处透风的破庙里。此后,他们又先后三次搬家,到1983年才盖了属于自己的三间平房。而这时候,李文祥已经干了十几年生产队长和村委会主任。
村民诉说 他已把自己变成真正的农民
记者在这个村里见到了与李文祥一起“搭班子”15年的董明瑞老人。他说:“老李这个人光明磊落,当那么多年村干部,从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全村都住上新房,他是最后一个才盖的。在他影响下,我也一直没犯过错,严格要求自己,群众很满意。”
现任村委会主任董明亮说:“我们这里位于黄河故道,是河南省有名的黄泛区。为了践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诺言,老李出了大力。如今,我们村人均收入4000多元,老李家的生活水准在全村属中等偏下。”
村头几个聊天的村民都说李文祥是好人,只知道他是一位普通的复员转业军人。今年69岁的温继承老人说,李文祥从没有炫耀过他的战斗功绩,他把他获得的荣誉藏了起来,一方面不想给国家添麻烦,另一方面主要是不想脱离群众。他已经把自己变成了真正的农民。
在回农村的49年间,李文祥忠诚地履行着自己当初支农的承诺,本分执著地当好农民。无论日子过得多么苦,他从来没有主动向国家伸过一次手,没有向组织上提过一次要求。
李文祥53岁那年,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宝贝女儿。如今女儿已经结婚,女婿在外地打工,女儿在乡服装厂打工。看到他们自食其力,李文祥从内心里感到高兴。
有一次,女儿以他的名义到县里领取补助。他知道后,严厉批评女儿说:“不能给公家添麻烦,要依靠自己劳动,苦是能挺过去的。”至今,他的女儿对当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在利益的得失中,李文祥总是先考虑到国家。他总这样说:都是党的人,没啥吃亏不吃亏的。我习惯了这种清贫,我很知足。
一张照片 揭开尘封多年的“秘密”
去年7月,李文祥患了脑血栓,他的腿脚明显迟缓,但思路清晰,精神很好。他坐在屋中央,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军功章和藏得发黄的英雄模范证书。此刻,一种始终不渝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无限忠诚,仿佛让李老又跨越了岁月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墙壁上李文祥身上挂满军功章的照片格外醒目,正是这张照片吸引了进村入户的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卢展工书记的追问下,才揭开了李文祥隐藏多年的“秘密”。
中央和军委领导同志先后作出批示,高度赞扬李文祥同志的先进事迹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军区联合下发决定 |
学习模范复转军人李文祥 |
本报讯 昨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军区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向模范复转军人李文祥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在全省深入开展学习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哺育出来的英雄战士、新时期转业退伍军人的光辉楷模、河南人民“三平”精神的杰出代表李文祥的活动。
革命战争年代,面对枪林弹雨,李文祥同志坚守理想信念,出生入死,不怕牺牲,为我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显赫战功,展示出了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和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和平建设时期,面对荣誉功勋,李文祥同志自愿扎根农村,安于清贫,不求索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显示出了强烈的大局意识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他的先进事迹经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央和军委领导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赞扬李文祥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示范引导作用。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决定,在全省深入开展向李文祥同志学习活动。
A要学习他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革命战争年代,李文祥同志历经大小战斗十余次,每次战斗他都冲锋在前、无所畏惧,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济南战役中,他担任爆破手,冒着枪林弹雨,用炸药包炸开城墙,打开了解放济南的突破口;淮海战役中,他带领全班战士一举炸掉了隐藏的碉堡,确保了大部队前进;平潭岛战役中,他趟着齐胸的海水抢滩登陆,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向李文祥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个人生死安危置之度外,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始终不渝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B要学习他对党忠诚、顾全大局的崇高境界
1962年,国家号召党员干部下乡支农,李文祥同志第一个报名响应,带着妻子放弃城市工作生活,回家乡务农,从一名国家干部变成了普通农民。他是建国前参加革命并加入党组织的,按照优抚政策符合离休条件,可以申领老党员补助费和离休金。但他始终认为,国家还不富裕,自己靠劳动可以解决生活困难,坚持不给国家添麻烦。
C要学习他不求索取、一心为民的价值追求
回乡务农后,他心里始终装着村里发展和群众生活,唯独没有自己。他担任了近20年村干部,自家却是村里盖新房最晚的。村里建养殖基地,他捐献了准备盖房的木料;村里调整种植结构,他拿出了存款作为启动资金;村里盖小学、修马路,他第一个捐钱。他忠诚地履行自己支农的承诺,本本分分当农民,就要像他那样,心中始终装着群众,肩上始终扛着责任,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心竭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D要学习他淡泊名利、永葆本色的优秀品质
李文祥同志转业后,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先后到厦门、泉州、莆田、南安等地工作,单位越来越偏远,条件越来越艰苦,但他从不计较,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到家乡务农后,他从未向别人炫耀过自己的功绩,在农村默默无闻奉献了近50年,当地领导和群众只知道他是老复员军人,却始终不知道他是转业干部,是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福建省建设厅先后两次派人到他家,提出为他恢复干部身份,落实生活待遇,安排他到厦门安度晚年,都被他婉言谢绝。
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李文祥同志为榜样,自觉发扬“三平”精神,立足本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为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